盛夏的日照海边,碧波欢腾,游人如织。突然,平静的海面上响起了三名游客的呼救,千钧一发之际,正在此游玩的东营市民刘金峰,没有丝毫犹豫,如离弦之箭般迎着浪花跃入激流。两次奋力掷出游泳圈都被海风打回,他便果断冲入暗礁丛生的海中,与翻涌的海潮角力,最终将三位素不相识的游客推回安全的岸边。惊涛骇浪见证了一场生死营救,当喧嚣归于平静,足底被划伤的刘金峰却只留下一句朴素的回应:“当时没想那么多,救人要紧。”
这“没想那么多”的纵身一跃,溅起的不仅是救人的浪花,更激荡起一座城市道德河流深处的澎湃回响。刘金峰只是一名普通的东营市民,没有超凡的能力,有的只是危急关头源自本能的勇敢与担当。这份在电光石火间迸发的无私与无畏,恰是“东营好人”精神最质朴、最震撼的注脚——善行无需惊天动地,源于内心的善良与责任便是最强大的力量。
“好人”之风何以在东营如此强劲?其背后是整个城市的精神写照,长期以来,东营不仅将“好人”评选作为一项深入人心的制度,更通过打造“好人工作室”等实体化平台,让道德榜样变得可亲、可感、可学,让抽象的“好人精神”有了具象的载体。同时,建立健全“好人好报”的机制保障,让行善者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尊重,解决其后顾之忧,树立起“德者有得”的价值导向。正是这种系统性的涵育与支撑,使得道德的种子得以在东营——这片黄河入海口的土地上深深扎根、汲取养分,最终枝繁叶茂、繁花似锦。刘金峰等好人的涌现,并非天赋异禀的孤胆英雄传奇,而是这片深厚土壤必然孕育的挺拔之树、奔涌之潮。
在现代都市常被诟病为“陌生人社会”,人际疏离感挥之不去的背景下,东营却以“好人”精神为无形纽带,悄然重铸了人与人之间可贵的温情联结。刘金峰那奋不顾身的一跃,彰显的是对陌生生命无条件的珍视与救援,是对“生命至上”理念最生动的诠释。而无数东营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善行,则如盐溶于水般悄然融入城市的肌理,润物无声地提升着公共生活的温度、韧性与安全感。
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其磅礴气势,源于高原上无数涓涓细流不舍昼夜的汇聚与奔涌。东营的“好人潮”,其势已成,其风正劲,同样源于无数如刘金峰般平凡个体生命微光的持久汇聚与接力传递。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善举,都是汇入这条道德长河的一滴水、一朵浪。正是这无数平凡浪花的奔涌不息,共同托举起了东营“好人”之潮的壮阔气象,使其如同黄河入海般,展现出深沉而磅礴的力量。(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)
配资app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